第263章

《重生1980: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》江彻#8203;#8203;江彻

他看着眼前这个生机勃勃的现代化工厂,看着工人们脸上那发自内心的笑容,看着那份堪称奇迹的财务报表。

他知道,自己当初那些所谓的“稳健”和“顾虑”,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,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。

他输了,输得体无完肤。

“满......满意......”他从牙缝里,挤出两个字,声音干涩无比,“江总......高瞻远瞩,是我......是我的思想,太僵化,跟不上时代了......”

他当着所有人的面,低下了那颗曾经高傲的头颅。

就在这时,工厂外,传来了一阵汽车的轰鸣声。

几辆挂着沪上和浙省牌照的轿车,停在了门口。车上下来一群穿着讲究,一看就气度不凡的“大老板”。

他们是江彻邀请来的,第一批前来考察平江投资环境的南方客商。

李厂长笑着对刘建过说道:“书记,这几位老板,就是对我们那个陶瓷厂和食品厂项目,有投资意向的。”

刘建国和张爱民的眼睛,当场就亮了。

他们看着那些开着小轿车,神情热切的南方老板,再看看自己来时坐的那辆破旧的中巴车。

他们终于深刻地体会到,江彻那句“把自家的米,做成满汉全席”,到底是什么意思。

只要把“样板”打好了,根本不需要你去求爷爷告奶奶地招商。

那些闻着香味的资本,自己就会像鲨鱼一样,蜂拥而至。

......

当天下午,县委常委扩大会议紧急召开。

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。

半个小时后,一份红头文件,新鲜出炉。

会议全票通过,决定聘请江氏实业董事长江彻先生,担任“平江县经济发展特别顾问”。

当刘建国亲自将那块烫金的聘书,送到江彻手上时,他的语气,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郑重。

“江总,这块牌子,不是虚的,是沉甸甸的责任。”

“以后,县里所有关于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,我们都希望能第一个,听听你的意见。”

“你,就是我们平江县的‘财神爷’,是我们的‘定海神针’!”

从这一刻起,江彻在平江县的身份,已经超越了一个单纯的企业家。

他拥有了,对一个地方zhengfu的经济决策,最直接,也最顶层的影响力。

......

几天后。

平江县税务局。

沈知微刚刚结束在省里的业务培训,回到单位。

一进办公室,就听见同事们在热烈地讨论着什么。

“听说了吗?县里给江彻发了个什么‘经济顾问’的聘书!”

“那可不!你没去精密零件厂看看,乖乖,那场面,跟电影里似的!听说上个月光交税就交了几十万!”

“咱们局长都说了,以后江氏企业的税,要专人专办,服务好我们县里最大的财神爷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