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蜀王的庶子们在成都开了绸缎庄。”
此刻的紫禁城内阁大堂,杨士奇正将各地藩王详细情况的奏折呈给朱高炽。
御案上的朱砂笔停在“赵王朱高燧”的名字上,皇帝忽然轻笑出声:“老三倒是聪明,主动拿出一半封地给儿子们分,为朕的革新带了个好头,有他这么一表率,其他王爷谁也不能再多说什么。”
朱高炽望向窗外初绽的梅花,指尖轻点在奏折末尾的统计数字上——仅湖广一省,便有三十七处藩王庄田划归旁支,新增税粮可供京营数月军饷。
"陛下这招推恩令,着实高明。"杨士奇抚须赞叹,"不费一兵一卒就削了藩王势力,让这些藩王嘴里能够吐出点银子,还让天下人看清楚:皇室宗亲亦要遵朝廷法度。"
朱高炽搁下笔,指节叩了叩案头的《皇明祖训》,书页间夹着的梅花笺上,是他亲笔写的“一视同仁”四字。
殿外传来小太监报时的声音,朱高炽忽然想起了荆溪村的地契——那些一张张盖着户部印的黄纸,此刻正像雪片般飞向大明帝国的各个角落,在藩王庄田的界碑上,轻轻盖上了洪熙新政的朱砂印。
洪熙元年三月初一,紫禁城的铜缸里刚融尽最后一片残雪,朱高炽便在谨身殿将一卷明黄圣旨展于丹墀。
“朱家子孙许从百业,无爵者停俸生计自谋”的圣谕宣读完毕,阶下的翰林编修们惊得笔管落地——自太祖皇帝定下“宗室食禄”祖制以来,从无君王敢将龙子龙孙推向民间。
杨士奇望着御座上的新君,思绪不由回到昨晚的御前谈话,皇帝一针见血指出,太祖皇帝定下的宗室供养制,在朝代初期尚能够运转,但在一百年、两百年之后,必然会也宗室人数激增而导致国家财政困难,最终甚至会导致王朝无法正常运转。
当这个惊人的消息传到宗人府时,正有二十七个没有爵位的朱氏子弟在领月米。
管事太监刚念完“一次性发放三年俸银,此后自谋生路”的条文,人群中便爆发出一阵阵叫骂声。
"我太祖皇帝的血脉,岂能与商贾为伍!”一个穿素绸直裰的圆脸青年掀翻米筐,玉簪因为动作之用力而从发髻滚落,在青砖上磕出裂痕。
他不知道,此刻南京守备太监正捧着同样的诏书,站在应天府的宗室聚居区前,那里的朱姓子弟已把告示撕得粉碎。
更激烈的反抗来自蜀地。三月十五的加急奏报中,四川巡抚用毛笔在“宗室自尽”四字下画了波浪线——两名迁居成都的远支宗室,因不堪忍受停俸之苦,竟选择在家自缢身亡。
奏疏末尾的汇报更是骇人,其中一人死前居然血书“宁为洪武鬼,不做洪熙民”于家中墙上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棠宁 七道 重生九八之逆天国民女神 偶像,你不对劲!(权志龙) 解连环 五年之痒 猎户登基,从捡个亡国女帝开始 米花町警官恋爱物语 [民国]那年我妈离婚未遂后 她自乘风去 每日情报,从洗浴中心拯救校花开始! 来,老攻教你撩 四合院:我一天签到一吨粮食 木鱼 月老今天也在拆CP 情猎冒牌总裁 都说网恋没好结果 雾语凌音 老子演技天下第一[快穿] ai你,还沾花惹草